首页 资讯中心 企业新闻
零碳赋能新质生产力 新能源重塑绿色发展
2025.01.22

在全球积极迈向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下,“零碳” 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,重塑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,催生出澎湃的新质生产力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正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,致力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。在这一进程中,光伏凭借其清洁、可再生的特质,成为解锁绿色转型密码的关键钥匙,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
零碳乡村:光伏唤醒沉睡资源

在零碳目标的推动下,乡村中原本闲置的资源被光伏技术激活,焕发出新的价值。农村的屋顶、空旷的荒地,都因光伏项目而成了小型的发电场。村民在自家屋顶铺设光伏板,打造多样生活空间,提升收益;还可以巧妙地将光伏融入住宅设计中,打造光伏建筑一体化别墅(BIPV光伏别墅),筑造优雅生活空间,彰显科技与美学的完美融合。

光伏在乡村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村民自家屋顶,还深入到了公共设施建设中。在村委、文化中心等公共建筑屋顶安装光伏,助力村集体收益,激发乡村活力;在乡村公共休闲场所安装光伏设施,打造光伏篮球场、光伏长廊等设施,为村民提供了遮阳避雨的休闲场所,美化乡村环境;村集体的收益还可以给村里建设长者食堂、慰问孤寡老人等,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。

此外,光储充一体化在乡村应用,将光伏发电、电能存储和充电设施相结合,为电动汽车等设备提供了便捷的充电服务,促进能源自给自足,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的绿色出行。

结合光伏技术的生态农业项目,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,还吸引了城市资本与技术的流入,促进了乡村内部创业氛围的形成,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增长点。


1742972947415612Xu60.jpg

 1742972853239618UUUH.jpg



17429730247545924hux.png1742973068107747VWXr.jpg


零碳园区:光伏驱动产业升级

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高地,也是能耗大户,走向零碳园区的征程中,光伏厂房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利用厂房屋顶安装高效光伏设施,为生产活动提供绿色电力,有效降低园区的碳排放,为企业带来经济实惠。

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技术的厂房屋顶,在高效利用屋顶空间的同时,也融入了建筑设计之中。这种结合不仅优化了能源结构,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,还实现了能源利用与建筑美学的和谐统一。

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实施,则进一步提升了供电可靠性。通过整合光伏发电、储能与充电功能,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确保了能源的高效管理与利用,为智能制造、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提供了稳定、低碳的能源支持,促进了多产业的协同发展。

此外,光伏幕墙的应用也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线,丰富了建筑的外观造型,提升了整体的美观度和科技感,展现了零碳园区在能源利用与建筑设计方面的双重创新。

这些共同构成了零碳园区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,光伏技术的广泛应用,不仅显著降低了碳排放,更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推动了传统产业向绿色、低碳、高效的方向加速转型。


1742976582209965qN5b.jpg1742976615762732jjnr.jpg



1742976655130569BSth.jpg17429769513075836CsV.jpg


融合创新:光伏催生新质生产力

光伏技术的广泛应用,绝非孤立的能源变革,而是深度融入并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重塑。在技术维度,光伏产业自身的技术迭代加速,高效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攀升,带动上下游关联技术突破,为高精尖制造业注入创新灵感;配套的储能、智能电网调控技术也乘势腾飞,解锁更复杂、高效的能源管理方案。在应用维度,不仅实现了能源供应方式的改变,更促进了乡村与园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,还带动了多维度产业的发展,进了能源消费模式的智能化和绿色化,形成“光伏+”的多元化应用模式,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。

于人才层面,零碳建设催生大批专业人才需求,能源专家、建筑设计师、农业技术人员等携手,在光伏项目里跨界合作,知识碰撞的火花点燃全新职业技能标准与培训体系,源源不断培育适配绿色发展的复合型人才。资本更是闻风而动,光伏项目的高回报率与政策利好,吸引海量社会资本涌入,激活绿色金融的一池春水,让乡村振兴、园区升级在资金滋养下阔步前行,形成以光伏为核心,集技术、人才、资金于一体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新格局,向着碳达峰、碳中和的目标大步迈进。


1742973430712711z4BS.jpg